傳達信仰的十個關鍵

從保祿六世到本篤十六世,教宗不斷的指出我們需要改善向別人傳遞信仰的方式。

傳遞信仰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問題,一直存在於基督教會兩千年的歷史中。

教會一向視自己為一個傳信使者,把受到委託並已經啟示給她的─值得傳遞的訊息,傳遞給他人。一個那麼古老的問題,到今天仍是一個熱門的議題。從保祿六世到本篤十六世,教宗不斷的指出我們需要改善向別人傳遞信仰的方式。

這個問題通常與「新福傳」有關。在這方面,若望保祿二世說,信仰的傳達必須用新的、「熱情、方法和表達方式」。(1983年3月9日在海地太子港召開的CELAM大會致辭)。本文將特別提出新穎的方式。

有些外在的因素阻礙了基督宗教信息的傳播,難以產生影響。但是,在我們所能做到的其他因素之中,還有進步的餘地。如果我們要傳遞基督宗教的信仰經驗給他人,首先,我們需要具備我們希望傳遞的信仰知識,我們也必須了解大眾傳播的規則。

一方面,基於最重要的教會文件;另一方面,基於大眾傳播領域的參考指標,我將提出一些原則。首先是針對正在廣播的信息,然後是針對正在通遞信息的人,最後是針對信息被傳達給公眾的途徑。最重要的是,信息必須是正面的。一般公眾接收到各式各樣的信息,並關注到抗議和批評。但最重要的是獲得正面的計畫,建議和成果。

訊息的特點

1.正面

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宗徒勸諭《家庭團體》中說,道德是通往幸福的道路,而非一系列的禁令。本篤十六世經常以不同的方式重複這個觀念:天主賜給我們所有東西,而不奪走任何東西;教會的教導不是一套限制,而是一種在自由中獲得的亮光。

基督宗教的信息必須被傳遞:一個偉大的“是的!”給男的、女的、生命、自由、和平、發展、團結、德行……,要適宜的傳遞給他人,我們自己必須先了解並體驗信仰的這種正面特性。在這方面,拉辛格樞機主教的一些話語具有特殊的意義:「將真理傳達給別人的力量,必須是能最清楚表達的喜悅。基督徒應該把所有事情都放在真理上,並且應該喜樂地傳遞給世界。」透過喜樂的光芒去傳達通訊是最正面的管道。

2.相關性

其次,這個訊息對聽眾來說,必須是有關連和有意義的,而不僅對說話者而言。多默·阿奎那(Thomas Aquinas)說,溝通有兩種方式:locutio流暢的語言,卻引不起聽者的興趣; illuminatio話的內容啟發聽眾的思想和心靈,有些真正的影響。

傳達信仰不是要打敗對手的爭論,而是藉著對話來說服某人發現真相。演講者(或作家)的態度是渴望勸說而非擊敗。聆聽是至關重要的,使我們能夠了解對方的興趣或憂慮。在提出任何答案之前,我們必須先好好聽聽他們的問題。與相關性相反的則是以自我為參照標準。僅談論自己,決不是對話的良好基礎。

3.清楚

第三點,信息必須清晰明確。溝通的重點不是在於溝通者所說的,而是在於接受者能理解多少。這可引用於所有的知識領域(科學,技術,經濟等),要溝通,我們必須避免複雜和晦澀的語言。在宗教話題上亦然,我們需要尋找明確的論據和簡單的話語。為此,我們應該明白修辭學、文學、隱喻、電影、廣告、圖像和符號在傳播基督信息上的價值。

有時溝通失敗,因為我們將責任轉移到接收者身上:溝通者認為其他人不能理解他。我們的規則應該是相反的:努力使我們所說的話變得更加清晰易懂,達到溝通的目標。

溝通者的特質

1.可信度

對於接受信息的人而言,提供信息的個人或組織必須值得信賴。而信賴是以真誠和道德信實為基礎,潛在的謊言和懷疑則堵塞了溝通的有效管道。近年來,發生的許多危機中,後果最嚴重之一的正是信譽的喪失。

2.同理心

第二個原則是同理心。溝通是為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只為傳遞思想的匿名機制。福音被傳播給大家:政治家和選民、記者和讀者。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感受和情感。講者冷漠、沒有人情味的用詞,只會擴大講者和聽眾之間的距離。一位非洲作家說,成熟在於有能力發現自己會傷害到他人,並即時以行動改善。我們的社會有著過多心靈破碎、心智迷惘的群眾。我們需要以最大的敏感度去親近身體和精神上的受苦者。同理心並不意味著放棄我們的信念,而是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在今天的社會中,能夠說服人的答案是那些合理並合乎人道的話語。

3.禮貌

與溝通者有關係的第三個原則是禮貌,良好的態度。我們從經驗中得知,在公開辯論中作人身攻擊的例子屢見不鮮。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如果我們不檢點自己對待他人的方式,我們冒著使基督觀點被視為另一個基本要理主義立場的危險。儘管聽起來有些天真,我認為有必要遠離這樣的可能性。清晰與善良並無矛盾衝突。

有善良的心,我們可以進行談話;如無善意,保證從一開始就會失敗。在辯論時,之前在我們這邊的人,在辯論之後,與我們的對手一樣,都很少會改變自己的主意。我記得在英國溫莎堡附近的一家酒吧入口處看到一張海報,大約是說:「歡迎紳士們,紳士是一位在痛飲啤酒之前和之後都是紳士的人。」可以補充說,紳士是位當人們同意他,和與他頂撞時,都是同樣紳士的人。

如何溝通的原則

1.專業精神

依據Gaudium et Spes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每個人性的活動都有它自己的本質,如果我們想參與的話,我們需要去發現、使用和尊重這本質。每個領域的知識都有其方法論,每個活動都有其規則,每個行業都有其心態。福傳與人性的現實並沒有背道而馳,而是從政治家、商人、記者、教師、作家和工會會員等行業發自內心,都能在各自領域實際改革的人。

聖施禮華回顧說,是一個對自己信仰和職業做承諾的人,方能找到以正確的方法解決方案。如果是在議會辯論,他們是靠政治理由;如果是場醫學辯論,他們會靠科學論據等等。這一原則適用於傳播溝通,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廣泛和積極的公民參與,其內涵品質的改進和觀眾的增加,發展顯著。

2.交集

第二個原則可能被稱為交集。當辯論集中在宗教信念時,專業精神是必須的。當聚焦在政治信念時,需要交集。在這一點上,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的情況。在填寫所得稅表格捐贈項目時,超過80%的意大利人勾選「教會」,因為他們希望在財務上支持其活動。這意味著教會贏得了大多數意大利公民的信任,而不僅僅是屬於政黨的人。

3.漸進性

良好溝通的第三個原則是漸進性。社會趨勢有一個複雜的型態:出生、成長、發展、變化和死亡。因此,交流思想與園藝很類似,豐收之前要:播種、澆水、修剪、清除、等待。

近幾個世紀以來,世俗化現象快速強化。有這麼長久妊娠期的過程是無法在幾年、幾個月或幾週內解決的。拉辛格樞機主教解釋說,我們的世界觀傾向於遵循「男性」模式,著重的是要行動、效率、規劃和速度。他的結論:應該有更多的空間來應用於「女性」模式,因為女性知道舉凡與生活相關的一切都需要等待和耐心。

與這個原則相反的就是導致不耐煩和沮喪的喧囂和短視,因為短期內不可能實現重大的目標。

4.愛德

在這九個原則之後,必須增加另一個影響到上述所有一切:訊息,溝通者以及如何溝通;那就是愛德的原則。一些作者指出:在起初幾世紀,教會的傳播非常迅速,因為她是個親切的團體,人們可以在那裡體驗到愛與自由。天主教徒用愛對待他人;照顧孩子、窮人、老人和病人。所有這一切都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愛德是所有信仰交流的內容、方法和風格。愛德,使基督宗教傳遞的信息正向、有關連和有吸引力。為溝通的人提供信譽、同理心和善意,使他們有耐心、整體觀和開放。我們生活的世界往往是個冷酷、艱苦的地方,許多人感到被排擠、受到打擊、急需亮光和溫暖。在這個世界上,天主教徒最偉大的論據是愛德。感謝愛德,傳播福音永遠是新穎的。

* Juan Manuel Mora是納瓦拉大學機構傳媒的副主席。在1991年至2006年間,他曾在羅馬的主業團傳播部門工作。以他機構傳媒的專長,他將專業實踐和諮詢與教學及研究結合為一。

此文首次發表於羅馬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