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的信(2015年1月)

「耶穌,瑪利亞和若瑟,願我永遠與你們三位在一起。」監督建議我們在這個為家庭展開的聖母年,用聖施禮華這句短誦,為所有的家庭祈禱。

2015年1月1日,羅馬

我摯愛的孩子們,願耶穌為我看守我的兒女們!

我們仍在聖誕期中,一如我們父親說:我們的思潮,自然湧向圍繞天主聖子誕生的種種境況和事件。我們在默想白冷馬棚與納匝肋聖家時,瑪利亞、若瑟和聖嬰耶穌,佔據了我們心中特殊的地位。聖家簡樸而令人仰慕的生活,向我們說明什麼呢?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呢?[1]

這些話語幫助我們融於這神聖的氛圍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停下來默想我主的誕生,從不感到厭倦。我們希望能更深入理解這個奇妙的奧蹟,然而,總是力不從心。天主對世人的愛,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愛,確實超乎我們的理解力。因此,我們只好不停的向天主感恩。祂貶抑自己成為我們卑微的人類,為了從苦難中解救我們,並提升我們為天主的子女。聖誕節前夕彌撒的集禱經說:「主耶穌,求快來,請勿遲延,使虔誠信賴祢的人,由於祢的惠然降臨,早日獲得安慰。」[2] 我們會毫不驚訝地感覺到祂在回答我們每一個人,如同阿納尼雅告訴保祿一樣:「你還在等什麼?」Quid moraris? [3]我們應祈求聖母和聖若瑟,讓自己時常感到迫切地要與基督在一起,想去尋找祂。

今天是1月1日,我們慶祝天主之母慶節,我主把她賜給我們,作為我們的母親。天主聖父揀選了瑪利亞,藉著聖神的德能,作為祂的獨生子降生成人的途徑。我們也要向瑪利亞感恩。我們要感謝她,因為她在領報時的回應,以及堅強沉默地站在十字架下,為我們開啟了神聖父子情義的途徑。讓我們用聖施禮華這話語對她說:聖母啊!聖母啊!因妳的一句「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Fiat!讓我們成為天主的弟兄姊妹,祂光榮的繼承人。妳是有福的![4]

我宣佈主業團開展一個新的聖母年,並聯同整個教會為即將召開的世界主教常務會議祈禱,這個會議將商討家庭在教會和世界中的聖召與使命。我們要熱切地懇求天主,藉著瑪利亞的轉禱,讓世人重新發現家庭— 社會的基本細胞—無可取代的價值。只要基督徒家庭承認並接受天主為他們所作的計畫,那麼困擾著國家和世人的罪惡便能予以糾正。

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任職教宗的最初幾個星期,在接見一個參加家庭發展課程的夫婦團體時,說道:「教會和人類的未來,是出於並長於家庭的。」[5] 之後,在他漫長和果實纍纍的宗職任內,他無數次重申此主題。在1980年世界主教會議的成果「家庭團體」勸諭中,他寫道:「家庭在造物主和救主天主的計畫裡,不但找到它的本質:家庭之所以為家庭,也找到它的使命:家庭能做和應做的一切。天主要家庭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源出自家庭之所以為家庭;它的角色表現家庭本身動力的和存在性的發展。」[6] 他以「家庭,你要成為你自己!」[7] 作為結論。

其實任何時刻都是送此請求上達天堂的好時機,尤其是在聖誕節期間,因為這些慶節全都彰顯天主為人類所作的計畫。天使向牧羊人宣報:「我給你們報告一個為全民族的大喜訊: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8] 好像整個人類注定要接收這個喜訊。聖路加簡單地描述說:「他們急忙去了,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及那躺在馬槽中的嬰兒。」[9]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一男一女,他們有著同等的尊嚴,他們組織了人類的第一個家庭,天主命令他們管理宇宙萬物,並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10] 這就建構家庭的根基。然而在白冷所發生的事件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天主自己無限地降尊屈卑,在一個家庭中取得肉身,顯示天主願望人類有秩序地發展。因此白冷的這一個家庭被視為普世家庭的模範。

教宗方濟各在以「家庭」為題的要理講授時指出:天主聖子道成肉身,為普世男女的歷史開啟了新的開端。這新開端發生在納匝肋的一個家庭,耶穌誕生於一個家庭。祂原可以轟轟烈烈的誕生,或以一位勇士、一位皇帝出現…但是並非這樣,祂像任何家庭的孩子一樣誕生了,出於一個家庭。這是在馬槽前默想這美麗的景象的重要原因。[11]

正如在聖經中所讀到耶穌的誕生,即表示時間已屆滿全的開始。天主所選定的,把祂的聖子賜給人類,以示祂愛人之深的時刻,已經來到。天主的聖意,在最簡單,最尋常的境況中實現了︰一個臨盆的女人,一家人,一間屋。天主的德能,天主的光輝,與人間的現實相結合,並通過它,來到了我們中間。從那一刻起,基督徒開始明白依靠天主的聖寵,他們能夠,而且應當,聖化人間生活的一切美好事物。不管這些事物看上去有多麼微末尋常,不足稱道,但無一不能成為會晤基督的場所;無一不能成為邁進天國的征途,前進的一步。[12]

婚姻的結合是從創造男女那一刻開始,由天主所建立的。但不幸地現今在許多地方都被忽視了。家庭被糟蹋了!人們企圖把這非常嚴重攻擊天主的創造和救世計畫呈現為極尋常的事件。在許多地方和各種環境中,不僅是人,甚至公權力,嘗試通過法律和政府決策,去削弱家庭制度,人們試圖把它變成面目全非的東西。他們沒有意識到魔鬼對蒙蔽理智是巧奪天工的,家庭的觀念被掏空,導致社會無可彌補的損害。

我們才慶祝聖家節不久。我們每年都會在這天把我們的父母、弟兄姊妹重新奉獻給納匝肋聖家,這是我們創辦人在這節日訂定的奉獻。我們應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及那些參與監督團使徒工作的人,與我們結合一致作這奉獻。一如既往,我們要為普世基督徒家庭祈禱,祈求他們的家庭生活融洽,活出白冷和納匝肋的聖善典範。

在這聖母年我們特別為這個意向祈禱。或許我們可以一句短誦幫助我們時常牢記此意向。那是我們父親慣常的短誦:耶穌、瑪利亞和若瑟,願我永遠與你們三位在一起。我們要不斷地祈求納匝肋的聖家時常護佑普世的家庭。

當我們把這祈求呈達上天之際,我們也為那些執政者和國際機構領導人祈禱,他們有責任照顧這個社會基本細胞的完整性。我們祈求天主讓婚姻的專一性和不可拆散性,及對生育的開放能重新得到肯定,也祈求天主讓父母們擁有按其信仰教育子女的權利。讓我們也祈求民事法律,不僅不是家庭和諧發展之途的障礙,更能幫助家庭實踐天主創造它的目標。

我們要堅決的努力在社會作新福傳,但首先要從家庭開始。如同瑪利亞和若瑟那樣,首先,每個基督徒家庭都能接納耶穌,聆聽祂的話,與祂交談,看守祂、呵護祂,與祂一起成長,並藉此改善世界。[13] 今天聖家節其中的一篇讀經提醒我們,家庭中需要培育德行:「為此,你們該如天主所揀選的,所愛的聖者,穿上憐憫的心腸、仁慈、謙卑、良善和含忍;如某人對某人有什麼怨恨的事,要彼此擔待,互相寬恕;就如主怎樣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寬恕人。在這一切以上尤該有愛德,因為愛德是全德的聯繫。還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中作主。」[14]

這些建議適用於所有家庭的成員: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其他的親屬。雖然「家庭」一詞通常是指一個人出生和成長的環境,但我們也知道教會就是這世上天主的家庭,而其中一小部分的主業團也是一個家庭。聖施禮華強調各式各樣的人,以各自獨特的個性和存有的方式,均可以某種方式屬於主業團。他曾說過:當我告訴你們說主業團是一個超性和人性的家庭,我不只是說說而已;如同世上許多普通的家庭一般,蒙天主的祝福,擁有許多的子女,高的矮的、金髮的黑髮的…。此外,在我們身邊還有親屬:協助人,我們非常愛他們…還有許多的朋友、同事,他們以某種方式也屬於我們這個家庭。[15]

我們要盡量使那些與我們居住在一起的人,或那些接近我們的人活得更喜悅。讓我們在心中及每日生活中給上主騰出一些空間,瑪利亞和若瑟也是這樣做的,但這並不容易:他們要克服多少困難啊!那不是一個虛假的家庭,不是一個不真實的家庭。納匝肋聖家令我們重新發現每個家庭的聖召和使命。[16]

讓我們藉著聖母和聖若瑟的轉禱懇求我主,使主業團的中心、其他信友和監督團協助人的家庭、我們的朋友和親戚,及所有基督徒的家庭,均能反映出聖家的榜樣。默想耶穌、瑪利亞和若瑟,促使我們能設身處地的真正關心他們。我們每天要為他們祈禱,好使他們的精神和物質需要得到滿足:休閒、家裡的秩序和整潔,應該反映出納匝肋的聖家。讓我們千萬不要視這些義務為負擔,反之,這是服務的良機。

耶穌是納匝肋家中細緻親情的見證,是摯愛的表現。當祂開始公開生活時,人們是因祂的原生家庭而認出祂的:「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嗎﹖他的母親不是叫瑪利亞?」[17] 作為基督的跟隨者,當人們看到我們的行為時,是否會說:「很明顯這人是效法耶穌的榜樣,因為從他們家中的氣氛表現出來,因為無論他們走到那裡,都嘗試與別人分享平安和喜樂。」

1月9日是聖施禮華的生辰紀念日。我們的創辦人在巴巴斯托和羅格紐時學到許多家庭團結的細節;後來他更將其傳授給我們。因此我們也要感謝他的父母,他們心甘情願地作天主的工具,負起培育聖施禮華人性和超性美德的責任。

讓我們與教宗的意向結合,一同為修會會士與獻身者祈禱,教會特別把今年奉獻給他們。我們更懷著堅強的信心把這祈禱交託給童貞聖母瑪利亞。

讓我們用我們的創辦人的話語,祈求家庭可以永遠保存初期基督教會的精神:小小的基督徒團體,成為傳播福音及其訊息的核心。如今的教友家庭,跟那時沒有兩樣,而更能以一種嶄新的精神生活,並把這新精神傳播給一切同他們接觸的人們。這就是初期教友的風格,這就是我們要努力做到的目標:做和平與喜樂—只有耶穌才能帶給我們和平與喜樂—的播種人。[18]

幾天前,我經過邦不隆那,順道探望了一些病人。我也在大學體育館與二千五百人舉行了一個聚會。回憶起聖施禮華充滿感激之情凝視我主的神情,我不禁想到,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總會覺得自己有「在家的自在」,密切地團結在一起,事奉天主和所有人靈。

我以深情祝福你們,

你們的父親,

+ 浩偉

──

[1]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22。

[2] 《羅馬彌撒經書》,12月24日,

[3] 宗22:16。

[4] 聖施禮華,《道路》,512。

[5] 聖若望保祿二世,

[6] 聖若望保祿二世,「家庭團體」勸諭,17;1981年11月22日。

[7] 同上。

[8] 路2:11。

[9] 路2:16。

[10] 參閱創1:26–18。

[11] 教宗方濟各,一般覲見,2014年12月17日。

[12]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22。

[13] 教宗方濟各,一般覲見,2014年12月17日。

[14] 哥3:12–15。

[15] 聖施禮華,默想筆記,1963年3月5日。

[16] 教宗方濟各,一般覲見,2014年12月17日。

[17] 瑪13:55。

[18]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22。